微信扫码,预约挂号

订阅号

视频号

青年之家
您的位置:首页 > 党建先锋 > 青年之家

在兰考干部学院的学习感悟:从张庄蜕变看口腔医疗服务的为民初心​​

发布时间:2025/08/01 09:29发表于:山西晋城

我是来自晋城大医院的刘丽霞,一名在口腔医疗一线工作了16年、有着19年党龄的党员。这次到兰考干部学院学习,特别是走进张庄村,走在“幸福路”上,聆听闫春光同志从挫折中奋起、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故事,观摩张庄村从饱受风沙肆虐的贫困村到如今全国闻名的文明村镇、旅游胜地的华丽蜕变,内心深受触动和启发。作为一名医疗战线的工作者,尤其是口腔科这个与人民群众“衣食住行”之后越来越关注的“健康之美”息息相关的专业负责人,我深刻地感受到这次学习带来的思想冲击和价值共鸣。主要谈三点体会:

第一,“精准把脉”是解决痛点的关键,口腔服务要更主动“问需于民”。
    焦裕禄书记当年在张庄“贴膏药扎针”治理风沙,其核心在于精准找到了问题的症结——“淤土压沙”。这就像我们医生看病,首先要精准诊断。张庄村后来发展产业,也是精准聚焦村民所需(如闫春光养鸡受挫后的扶持)、对接市场所能(如特色农产品、乡村旅游)。反观我们的医疗服务,尤其是口腔科,不能只坐在诊室里等技术上门的“疑难杂症”,更要主动走出去。比如:

关注“一老一小”:能否针对儿童龋齿防护、老年人缺牙修复的难题,像张庄村“幸福小院”精准服务老人一样,设计更便捷、更经济的防治项目?能否将“爱牙日”延伸为常态化服务?

回应“急难愁盼”:口腔急症怎么办?看牙贵怎么解?如何让更多老百姓方便地享受到有品质的口腔服务?我们需要像张庄村干部那样深入调研,把患者和家属的心声摸清摸透,才能真正“找准病根”,开出有效“药方”。

第二,“勇于创新”是突破瓶颈的引擎,口腔学科要敢于拥抱“技术红利”。
    闫春光同志从养鸡受挫到创办油坊、预制菜公司,每一步都是学习、摸索、创新的结果。张庄村引入奥吉特蘑菇工厂,创新业态,带富村民。在口腔医学领域,新技术(如数字化诊疗、人工智能辅助设计、微创技术、舒适化治疗)日新月异。我们作为学科带头人:

要勇当“弄潮儿”:不能固步自封,要像闫春光引进新设备、新工艺那样,积极引进和掌握前沿技术,提升诊疗精准度和舒适度,降低治疗风险和时间成本。

要巧用“新模式”:探索“预约制”、家庭医生式口腔健康管理、线上咨询随访等模式创新,优化流程,改善就医体验,提高效率。张庄的“三产融合”给我们的启示是,医疗服务同样需要整合资源,创造价值。

第三,“人民至上”是一切工作的归宿,口腔健康是幸福生活的“刚需”。
    焦裕禄精神的核心是“亲民爱民、艰苦奋斗”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张庄,带来的是摆脱贫困、奔向幸福的期望与指导。张庄的“幸福路”,最终通向的是全体村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作为公立医院的医务工作者,我们的使命就是守护人民健康。口腔健康,事关咀嚼功能、面容美观、社交自信,是群众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要永葆为民情怀:像焦裕禄同志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、唯独没有他自己”那样,对待每一位患者,无论贫富贵贱,都要用心、用情。减轻他们的痛苦,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,就是我们最大的价值体现。

要聚力共同健康:张庄村的发展是干群同心、共创共享的结果。口腔健康事业也需要医院党委领导、科室带头、团队协作。作为支部书记,要带头践行宗旨,引导科室党员和医务人员将张庄精神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像张庄村干部服务村民那样服务患者,把提升口腔健康水平作为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,让群众绽放自信笑容,就是为他们的“幸福生活”添砖加瓦。

我的结论是:

站在焦桐树下,走在张庄的幸福路上,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,“幸福”不是等来的,是奋斗出来的,是用心服务出来的。学习张庄精神,就是要学习他们精准施策的创新智慧、攻坚克难的奋斗韧劲、和为了人民幸福的使命担当。回到晋城大医院,回到口腔科的岗位上,我将和我的团队一起,把这份感悟化作行动:

一是精准服务——像张庄治理风沙那样找准口腔健康痛点;

二是勇于创新——像闫春光产业发展那样拥抱口腔技术变革;

三是永葆初心——像焦裕禄书记和张庄村干部那样,始终把群众的口腔健康需求放在首位!

努力为晋城及周边地区的老百姓提供更优质、更可及、更具人文关怀的口腔医疗服务,让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笑容,共享美好生活!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基层口腔人的力量!

 

(口腔科 刘丽霞)


阅读次数: